咨询电话

ENGLISH0755-86329511
新闻中心

咨询电话

0755-86329511
您的位置:首页 > 学习专题 > 专业技术专题 > 工业自动化称重仪表>详情页

称重配料仪表

发布时间:2020-12-28 13:40:17 |来源:网络转载

1.称重配料仪表
仪器仪表是传统产业中的高新技术产业,是集各门类先进科学与技术之精华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产业,是软、硬件技术结合和机、光、电的结合,也是影响国家科技水平的重要产业。现代仪器仪表门类繁多、种类齐全,包括工业自动化仪表与控制系统、科学仪器、医疗仪器、电子与电工仪器及其相关的各类传感器、元器件和装备等等。现在是信息化时代,企业信息化带动仪器仪表产业的现代化,仪器仪表产业的现代化能更强力地推动企业的信息化。
本课题所要研究的是嵌入式记录仪表,它是现代化仪表中重要的一种。记录仪是自动化中十分常用的二次仪表,尤其在过程工业中的使用相当广泛,也是记录数据、保存数据比较有效的仪表。记录仪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两个时期:模拟记录仪和无纸记录仪。模拟记录仪是用笔在记录纸上绘制曲线,这种记录方式不仅精度低,而且需要使用大量保存数据的记录纸,使用成本高,维护工作量大,显示方式单一,相比之下,无纸记录仪只需一次性投资,其运行成本很低,是比较经济的,并且一般都拥有大容量的存储器,有的还有USB接口,可以转移记录仪中的数据,因此,在工业过程的数据记录中被大量的使用。。
我国的称重仪表生产厂家很多,称重配料仪表大多是由8位单片机控制的,显示部分大都采用数码管或荧光管,虽然其具有醒目、直观的特点,但是,控制命令的输入只能采用代码和按键相配合,其过程繁琐、难记且不直观。虽然能满足基本的生产要求,但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此类仪表就显得落后。
国外研制生产称重配料仪表的著名厂家有某公司、某公司等。某公司把称重系统组件和妙声力皮带秤、配料电子皮带称以及固体流量计一起,组成了适用于各种应用的称重系统“叫为了能够向所有工业过程提供最佳的分析解决方案,某公司不仅系统地修订了其产品范围,并且通过对一些重要公司的收购,极大地扩充了自己的专业经验和技术知识。从单一的分析设备,到具体的系统解决方案,某公司都可提供全面的领先的过程分析技术。通过将分析设备集成于某公司的全集成自动化理念中,将使过程分析得益于西门子先进的通信、系统设计及数据管理的系统集成中。梅特勒-托利多公司是全球领先的精密仪器及衡器制造商,在百年悠久发展历程中一直保持着技术和市场的领先性。从高精度的微量分析到千吨以上的称重应用,梅特勒-托利多提供的解决方案遍布实验室、工业及零售业(商业)的各个流程与环节,该公司研制的T800车辆衡终端是一款非常先进的称重记录仪卩七该记录仪具有界面图形化、接口网络化、存储海量化、格式多样化、维护简单化等特点。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记录仪的网络化智能化需求越来越多,现在网络记录仪的发展很快,国内的浙大某、某辉、某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和国外某等一批有实力的生产仪表的公司都在研发。
2.嵌入式GUI
嵌入式图形用户介面GUI(GraphicsUserInterface)是嵌入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GUI的广泛流行是当今计算机技术的重大成就之一,它极大的方便了非专业用户的使用,人们不再需要死I己硬背大量的命令,而是通过窗口,菜单来完成。对于GUI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但是直到70年代GUI技术才真正发展起来。早期的计算机是通过面板上的指示灯来显示数据和指令的,人们则通过面板上的开关及穿孔纸带送入各种数据和命令。1963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I.Sutherland开创了计算机图形学的新领域。70年代美国硅谷的施乐(Xerox)研究中心的AlanKay提出了Smalltalk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等思想,并发明了重叠式多窗口系统。1983年,苹果电脑研制成功了第一个商用GUI系统AppleLisao90年代美国麻省理工学院N.Negroponte领导的媒体实验室在新一代多通道用户界面方面包括(语音、手势、智能体等),做了大量开创性的工作。目前国内外常用的嵌入式GUI系统有,美国MIT开发的用于UNIX/Linux的X-Windows窗口系统,清华大学博士魏永明开发的一款国产跨操作系统的轻量级图形用户界面支持系统MiniGUL现由北京某软件有限公司维护并进行后续开发。MiniGUI性能稳定,在国内外赢得了不少客户。MicroWindows是一个开源项目,是一个基于客户/服务器体系结构的GUI系统,目前由美国某公司主持开发维护。QT/Embedded是著名的QT库开发商某公司发布的面向嵌入式QT版本。此外还有一些代码量且小应用方便的GUI系统,如:某公司的ZLG/GUL美国JeanJ.Labrosse开发的卩C/GUI等⑴。
3.USB技术
USB是英文UniversalSerialBus的缩写,中文含义是"通用串行总线"。它是一种应用在PC领域的新型接口技术。早在1995年,就已经有PC机带有USB接口了,但由于缺乏软件及硬件设备的支持,这些PC机的USB接口都闲置未用。1998年后,随着微软在Windows98中内置了对USB一接口的支持模块,加上USB设备的日渐增多,USB接口才逐步走进了实用阶段。COMPAQ、HewlettPackard.Intel.Lucent.Microsoft、NEC和PHILIPS这7家厂商联合制定了USB2.0接口标准卩刃。USB2.0将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速度增加到了480Mbps,比USB1.1标准快40倍左右,速度的提高对于用户的最大好处就是意味着用户可以使用到更高效的外部设备,而且具有多种速度的周边设备都可以被连接到USB2.0的线路上,而且无需担心数据传输时发生瓶颈效应。
随着USB规范的完善和成熟,USB外设的种类不断丰富,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在传统的应用中,主要是PC扮演着主机的角色。根据USB的规范,可以看到在USB的拓朴结构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主机,每一次的数据传输都必须由主机发起和控制。但是随着嵌入式产品应用领域的日益増长,USB外设的应用范围也随之扩大,为此在嵌入式系统中实现对USB外设控制也变得日益迫切。
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口具有简单灵活、高带宽、易于扩展和热插拔等优点,它目前已成为数码设备的标准接口之一,小到U盘、MP3,大到数码相机、打印机,USB接口的身影无处不在。但我们目前所使用的USB移动设备多为USB的外设(Device),比如USB的移动硬盘、USB接口的数码相机,一般只能在PC上使用,即只能通过PC实现文件和数据的交换。业界和用户的需求呼唤USB主机的嵌入式化,因此在嵌入式系统中实现USB主机功能成了USB设计领域的热点之一。
嵌入式USB主机也逐渐用于工业测控领域,用来实现数据的采集和交换。原来数据釆集和交换大多是使用软盘、串行接曰(RS232/RS485)或以太网等方式。软盘存储容量小、可靠性差,而串行接口或以太网都需要布线施工,接入成本大,而且不具备移动性。现在,越来越多的嵌入式系统釆用通过USB总线连接的测控设备。在嵌入式系统中利用USB主控芯片实现与U盘的操作技术,完成控制器与U盘之间的各类信息的传输,为数据分析提供有利的手段。USB技术必将得到更为广阔的应用。

 

本文源于网络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到